母愛真偉大

奧克薩娜‧卓索維天娜(Oksana Chusovitina)是舉世知名的傳奇體操運動員。在 1992 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,她為蘇聯奪得了女子體操團體賽金牌。1996 年阿特蘭大奧運會之後,卓索維天娜組織了家庭,兩年後兒子 Alisher 也出生了。然而好景不常,這個幸福的家庭在 2002 年遇到晴天霹靂 — Alisher 患上了血癌!由於治療血癌的費用昂貴,並不富裕的卓索維天娜和丈夫賣掉了房子和汽車,但高昂的醫藥費仍然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。卓索維天娜堅強地選擇了繼續參賽,通過獲取獎金來挽救兒子。2002 年釜山亞運會,她以 27 歲的「高齡」代表烏茲別克參賽,一舉奪得跳馬和自由體操的金牌,震驚世界。

由於德國科隆醫院的血癌化療很有成效,卓索維天娜在 2002 年舉家遷居德國。到了德國之後,她依舊日以繼夜地努力訓練。她回憶道:「如果我不參加比賽,就沒有獎金,Alisher 就活不了,事情就是這麼簡單,我根本沒有選擇。」訓練是為了參賽,參賽是為了賺取獎金。只要有參賽機會,卓索維天娜總會把四個體操項目全都報上。當其他年青選手在場上專攻單項時,這位老將卻不得不逼著自己向不同項目發展。不敢病,不敢傷,不敢退,卓索維天娜總是時刻記著這三點。卓索維天娜後來入籍了德國,在 2008 年的體操歐錦賽的跳馬項目上,她為德國拿到了 23 年來的首面金牌。在 2008 年北京奧運會,卓索維天娜為德國取得一面銀牌。她繼續參加奥運,以 41 歲之齡再次代表祖國烏茲別克參賽 2016 年里約熱內盧奥運會,成為歷史上首位參加過七屆奧運會的運動員,也是奥運史上年紀最大的體操項目參賽者。其實卓索維天娜已取得今年東京奧運會的參賽資格,若非疫情影響,當可看到她第八次在奧運舞台上亮相。去年 9 月,卓索維天娜以 44 歲之齡參加在巴黎舉行的世界挑戰杯並取得跳馬金牌。國際體操聯合會有三個動作以她的名字命名。

因為這位偉大的母親,Alisher 的病情漸趨穩定,卓索維天娜終於從病魔手中救回了自己的孩子,放下了心頭大石的母親開始新的生活,她說:「如今孩子好了,我參賽,不再是為了獎金,而是真的喜歡這項運動。」澳洲女子體操隊主教練 Peggy Liddick 曾說:「卓索維天娜是啓迪(inspiration)和典範(role model)。」

母親真的很偉大,預祝各位媽媽「母親節快樂!」。

 

陳啟興牧師
2020年5月4日

文本與文化

昨天母親節,小明想為母親預備一頓豐富晚餐,於是WhatsApp父親:「爸爸,母親節食咩?」父親回覆:「嗯,可能她想減肥,今晚煮個麵算了!」結果媽媽整晚既失望又難過。小明原本想問:「母親節,食咩?」父親誤解為:「母親,節食咩?」同一段文字,截然不同的理解。

聖經由文字組成,神既選擇了以文字盛載真道,我們必須理解聖經的文本(text),這種解經進路稱為「文本進路」(textual approach)。在聖經文本中的敍述、議論或對話,沒有語氣和停頓(聖經的原稿沒有分段和標點),也沒有作者的表情和形體動作,解經者不宜妄自揣測,在文本所提供的理解以外加鹽添醋。我們應以文本為本,看上文下理,了解體裁、字義、語法、時態、句字結構等,明白連接詞、代名詞、感嘆詞、關鍵字等在經文中的作用和含義,才有望正確理解經文的意思。以「文本進路」釋經是頗花工夫的事情,但我們應下苦功,日積月累,在釋經上當大有長進。

香港人有句俗語:「我忙到阿媽都唔認得!」有位洋人將之直譯為:「I’m too busy to be recognized by my mother!」兩千年後,有人研究香港文獻,發現了這一句。專家紛紛研究,昔年香港人一般與母親關係如何?忙碌之時面容會否發生變化?變化程度與忙碌程度的關連系數…..。若了解香港的俚語文化,這只是一句形容十分忙碌的俗語吧了。

聖經的內容有其文化和歷史背景,我們必須了解這些背景才能正確釋經,這種解經進路稱為「文化及歷史背景進路」(cultural and historical approach)。我們每人都慣性地從自己的文化和歷史背景去看事物,在解經上,若不理解當時的歷史文化,又硬將現代的文化和歷史背景「讀入」經文中,有時會謬以千里。以新約為例,我們應熟悉第一世紀的希羅文化(Greco-Roman culture)。若研讀舊約,對猶太文化傳統,對士師時代、王國時代、亞述帝國、巴比倫王朝、波斯王朝等歷史背景應有一定認識。

研習聖經並非易事,但聖經既是我們的指路明燈(詩一一九105)、於我們人生各範疇皆有裨益(提後三16-17)、又是我們的屬靈武器(弗六17),我們下苦功去研習就合情合理了。

 

陳啟興牧師
2020年5月11日

盼望的焦點

人生很痛苦的事是沒有希望,沒有盼望。如果沒有升班的盼望,很少學生有動力讀書;如果沒有晉升的盼望,很少打工仔會積極工作;如果沒有勝利的盼望,很少士兵肯上戰場打仗;如果沒有痊癒的盼望,很少病人可以捱得過去。有盼望的確很重要。馬丁路德金說:「我們必須接受有限的失望,但永不能失去無限的盼望。」(We must accept finite disappointment, but never lose infinite hope.)愛因斯坦說:「學習昨天,活在今天,盼望明天。」(Learn for yesterday, live for today, hope for tomorrow.)即使現在是烏雲密佈甚至漫天風雨,但因為對明天總有盼望,我們終會見到曙光和出路。

十九世紀法國作家雨果(Victor Hugo)說:「在夢中播下再多種子,也得不到一絲豐收的喜訊;在田野上哪怕只播下一粒種子,也會有收穫的希望。」人世間的盼望 — 學業有成、名成利就、情場得意、兒孫滿堂等等,即使達到了,始終都會過去,因為這些沒有永恆的價值。所以這些人間的盼望,都是「夢中播下的種子」,始終會有夢醒的一天。聖經說:「我們得救是在於盼望,可是看得見的盼望就不是盼望。」(羅八24)。那些看得見、摸得到的,不是盼望所在。惟有創造並拯救我們的神,藉着神永活常存的道把不能壞的種子撒在我們的心裏,我們就得着重生(彼前一23),並得着豐盛的生命和永恆的盼望。人間的盼望再好,也不能達至永恆,惟有將盼望對準神(彼前一21),將盼望的焦點置於神的應許(來六13-20),而非人的私慾,正如雨果所說:「會有收穫的希望」,在今生來世都能經歷神所賜的豐盛。

絕望是可悲的,具盼望是可喜的;只有人間的盼望是粉飾的祝福,將盼望的焦點置於神是真正的福氣。在神裏有盼望的人,在順境時不驕,在逆境時不餒,常存平安和喜樂。耶穌基督是苦難者的安慰和盼望,只要您相信祂並常讀祂的話語,可使被囚的得到釋放,軟弱者變得剛強,憂鬱者心靈甦醒,絕望者重新振作。

 

陳啟興牧師
2020年5月18日

絕對的主

在菲律賓馬尼拉有一個華僑墳場,面積五十多公頃,其中的墓園一般都裝修得美侖美奐。有些用大理石建成柱子,有偌大的廳堂,甚至安裝了空調,在其中可以舉行追思會。華僑稱這墳場為「義山」,已成為觀光景點,但當地的菲律賓人則不以為然,反稱之為「不義山」。因為菲律賓人認為中國人來菲律賓賺大錢後,不用錢去救濟窮苦的菲律人,反而花費大量金錢去蓋造墳墓,以致中國死人住的地方比菲律賓活人住的地方還要好。義與不義,看您從甚麼角度去看。

人的義與不義,是相對的,看您的價值標準,也看您的動機和處境。但人往往將這一套準則套用於神的身上,就大錯特錯了。上世紀九十年代台灣的著名罪犯陳進興,犯下搶劫、綁架、越獄、強姦、殺人等嚴重罪行,其中以殘殺藝人白冰冰的女兒白曉燕一案最為轟動,落網後被判五個死刑及兩個無期徒刑,後來他在獄中悔改信了主,成為得救的人,從受害者或同情受害者的角度去看,很多人可能會質疑神的公義:陳進興犯下彌天大罪,只要信耶穌便能上天堂?奉公守法的人只因不信耶穌就要下地獄?天理何在?近來新型冠狀病毒引致疫情爆發,肆虐全球,至今五百多萬人確診,三十餘萬人病歿,從病者或死者親友的角度去看,可能會質疑神的公義和慈愛:神為何不醫治?神為何不消滅病毒?人的義與不義,是相對的,但神的義,是絕對的。意思是人不能將神放在一個量度標準底下,用自己的標準和尺度去量度神是否公義。反之,我們應將自己置於神的標準之下被祂審視和量度。神本身就是義的定義,祂就是標準,祂就是尺度,因祂是絕對的主。

面對至高和絕對的主,我們應謙卑俯伏在祂面前,讓祂來審度我們,而不是由我們來評斷祂。神不但公義,也是慈愛和聖潔的標準,惟有謙卑的人才能藉著祂的啟示—聖經—去明白和了解祂的公義、慈愛和聖潔。

 

陳啟興牧師
2020年5月25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