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最好」的敵人

金庸的武俠小說風靡全球,不少被拍成家喻戶曉的電影、電視劇,有些更被翻譯成英文、日文、德文、法文、泰文、印尼文 …..等等,受歡迎的程度無遠弗屆。金庸小說有三個版本,由 1955 年至 1972 年於報刊上連續刊登的稱為「連載版」;由 1970 年起金庸花了十年時間修訂所有作品,以單行本出版,是為「修訂版」,這是一般讀者看得最多的版本;自 1999 年起,金庸為了修改小說中的錯漏矛盾之處,又花了七年時間再次修訂所有作品,於是千禧過後我們可以看到「新修版」。我是金庸小說迷,「飛雪連天射白鹿,笑書神俠倚碧鴛」多年前已看完,有些更不知看過多少遍,肯定較看「創出利民申」為多。十餘年前開始看金庸小說的「新修版」,不亞於看聖經的「和修版」。若在面前有聖經和金庸小說,除非事奉所需,我相信選擇看金庸小說的機會較大。

看聖經肯定是好的,看金庸小說也是正當娛樂,並不邪惡。然而,攔阻我們選擇最好的,往往不是邪惡之事,而是次好之事。「最好」的敵人是「次好」。因為是次好,並不邪惡,我們往往疏於尋問,照做如儀,便失落了最好的選擇。有一次,耶穌進了一個村莊,馬大招呼耶穌到她家裏,忙亂地伺候耶穌,妹妹馬利亞則坐在耶穌腳前聽他講道。招呼耶穌是合情合理的,是好的,馬大這樣選擇,不能算是錯,但馬利亞卻選擇了上好的福份(NIV 譯作「chosen what is better」),得到耶穌的肯定。(參路十38-42)

我們常常要作很多選擇,有些甚至是人生的重要抉擇,我們一定想作最好的選擇,「最好」的意思必然是指神的旨意。「最好」的敵人往往以「次好」的面貌展現,擾亂甚至迷惑我們。我常常認為,基督徒作抉擇,不是從好與壞之間選擇,乃是從好與更好之間選擇,即從次好與最好之間選擇。我們要有屬靈智慧,辨識甚麼是次好的,因為次好的仍具很大吸引力,我們更要有屬靈能力,抵擋「次好」,以致我們能作合神心意的最好的選擇。

 

陳啟興牧師
2021年6月7日

爸爸不易做

為父之難實不足為外人道。回想先父在二次大戰後隻身來港,幾乎身無分文,胼手胝足,熬着十分艱辛的日子,與先母合力養育我們七兄弟姊妹成人。我們七人現已長大成人,有些更有兒有孫,先父養育的劬勞未敢忘懷。後來自己娶妻生子,成為人父,更覺爸爸不易做。現今作父親,不努力工作,恐怕在經濟上未必能滿足子女各式各樣的需要;太忙於工作,又恐成為「缺席父親」(absent father);少一點關注兒女,會被妻子投訴甚至責難;太多的關注兒女,又會被譏為「直升機家長」。養兒已難,教兒更難,作一位稱職的爸爸殊不簡單。

我們真的要感恩,有天父作為我們的榜樣,讓我們可以效法祂作兒女的好父親。新約聖經中,「天父」(Heavenly Father)由兩個希臘文字組成,「天」代表權能,「父」表達慈愛,天父是既有能力亦有愛心的神。若神只有能力卻沒有愛心,祂不會幫助我們;若神只有愛心卻沒有能力,祂幫助不到我們。從聖經真理中,我們不難發現,天父是一位既慈愛又大能、充滿溫柔忍耐、情理兼備的神。祂的行事言訓,是我們人生的指路明燈,亦是我們的兒女的成長指引。作為肉身父母,我們的愛心、忍耐、智慧和能力都有限,單靠軟弱的我們去養兒育女殊不容易,若有大能的神從旁引導協助就輕省得多了。「你妻子在你內室,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;你兒女圍繞你的桌子,如同橄欖樹苗。看哪,敬畏耶和華的人必要這樣蒙福!」(詩一百二十八3-4)這是何等美麗的圖畫!

若您仍未認識這位創造又救贖人類的父神,盼望您能打開心門相信並接受祂,以致您自己得救蒙福,您的兒女也藉此蒙福。父親節將至,祝願各位父親、準父親、屬靈父親身心靈康泰,能活出一個討天上父親喜悅、平安又喜樂的生命。預祝父親節快樂!

 

陳啟興牧師
2021年6月15日

得到後滿足於假象

在上週五舉行的「何去何從?」佈道會中,講員劉永泉牧師提及人生有三種空虛失落的情況,我嘗試順勢演繹下去。第一種情況是「得不到」,人生希冀的事情沒有發生,想擁有的東西得不到手,總會失落。第二種情況是「失去了」,失去人生看重的人或事物。金融風暴和金融海嘯令很多人失去財富,世紀疫症令很多人失去健康甚至性命,社會運動令一些人身陷囹圄,失去自由。失業、失戀、失去親人、失權失勢等都令人不易接受。第三種情況是「得到又如何?」,有些人得到後才發覺不外如是,仍感失落,空虛感甚至較得不到更大。面對「得不到」,不少人會認命,信徒會歸因於神的旨意,只好接受。面對「失去了」,不是竭力爭取回來,就是硬着頭皮熬過去。面對「得到又如何?」,有些人會醒悟,追尋真正有意義的人生;有些人會更迷惘,迷失於撒但的網羅之中。

我認為還有第四種情況,就是「得到後滿足於假象」,這是什麼意思呢?有些人得到後,十分滿足,但所得到的並不具長遠價值,如金錢、權力、名聲、樣貌等,這些都是過眼雲煙,是假象,沒有永恆意義。當事人覺得滿足,但在神或其他人眼中,他是沉醉於虛浮事物,是最大的虛空。傳道者追尋智慧、享樂、勞碌工作、晋升、財富等,發覺這些都是虛空,都是捕風,沒有什麼意義。因此,最危險的是「得到後滿足於假象」的人,他只會停留在虛空中而不自知。傳道者的結論是「敬畏神,謹守他的誡命,這是人當盡的本份。因為人所做的事,連一切隱藏的事,無論是善是惡,神都必審問。」(傳十二13-14)

我相信在金融業第四類人特別多。傳道者若是所羅門王,他集智慧、財富、權力、名聲於一身,他經過詳細考究後,得出以上結論,這結論就極具參考和指引價值了。

 

陳啟興牧師
2021年6月21日

怕什麼?

某日,因要趕工作,打算留在辦公室工作至晚上十時許。所有同工都已下班,正在埋首工作,忽然聽到大堂有聲響。若是訪客,應按門鈴才對,心中不禁泛起「何方妖孽在此作祟」之感。於是起身往大堂察看,原來是一位團友回來開會,同工們未被事先知會,這位團友又持有進門密碼,結果引起一點誤會。

我們既然相信有神,必然相信有鬼。鬼是悖逆神的邪靈,搞擾人類,目的是要人離開神。我們要弄清楚,邪靈的最終目的不是要我們害怕(fear)牠,而是要誘惑我們離開神。諷刺的是,我們往往很怕鬼,甚至自我製造一些鬼怪作為害怕的對象,如身披黑色斗蓬或身穿清朝官服的彊屍,或身穿白衣、足不沾地、披頭散髮的鬼魂,又或青面獠牙、陰森可怖的地獄使者等。邪靈有能力,但我們不必怕牠,因我們有神。在牧會的時候,我不止一次被邀請驅鬼。當事人被無法解釋的事情搞擾,於是求助於牧者。我一般先釐清是精神情緒困擾還是邪靈搞擾,若相信是後者,我便會為當事人按手禱告。我沒有驅鬼的能力,但我所相信的神擁有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,祂的一句說話、一個意念便可將邪靈消弭於無形。因此,我不怕驅鬼,因為鬼並不可怕(指以靈異之事嚇怕人類這方面),但當事人一般都很害怕,大抵他們是怕錯對象了。

我們真正要怕的不是鬼而是神,聖經一般把「怕神」的「怕」字(fear)譯作「敬畏」。在初期教會時代,「猶太、加利利、撒瑪利亞各處的教會都得平安,建立起來,凡事敬畏主,蒙聖靈的安慰,人數逐漸增多。」(徒九31)保羅教導哥林多教會,「就當潔淨自己,除去身體和靈魂一切的污穢,藉着敬畏神,得以成聖。」(林後七1)又教導以弗所教會「要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。」(弗五21)彼得也教導我們當存敬畏神的心在世度日(彼前一17)。在舊約,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(箴一7)和智慧的開端(箴九10),也是人當盡的本分(傳十二13),更是蒙福之途(詩一百廿八1)。

您現在怕什麼?怕鬼怪靈異之事?怕令您痛苦的人和事?還是怕神、一生敬畏祂?願您能作出智慧蒙福的抉擇。

 

陳啟興牧師
2021年6月28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