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胞小組的興衰

彈指間我在銀行團契已事奉了廿個月,期間參與過33個細胞小組共逾330次聚會,對細胞小組的發展模式有了初步的了解。結合以往牧會的經驗,我認為一個健康發展的細胞小組需具下列五個元素:

(一) 清晰的使命

沒有使命就失去目標和方向,以致發展停滯不前。小組需具清晰、從神而來的使命。我常常鼓勵小組退修,一同尋索、領受和承擔從神而來的召命,小組必須問:「神於本公司/機構設立我們這小組的目的是什麽?我們如何實踐和完成這目的?」建基於大使命(太廿八19-20),銀行團契的使命是幫助金融業界的基督徒按真理工作,行成聖(sanctification)之路;及推動金融業界的福音工作,引稱義(justification)之門。小組可參考銀行團契的領受,尋索神所賦予的使命。

(二) 委身的領袖

有些小組有領袖團隊,一同禱告和討論小組的需要及發展。這些領袖可謂小組的靈魂人物,帶領小組按使命而行。沒有領袖的小組會一盤散沙,只倚重一、兩位領袖的小組可能因領袖離職/調職而出現斷層危機,較好的部署是組成一個領袖團隊,按恩賜配搭,亦注重傳承,當有領袖離職/調職,會招募新領袖加入,確保小組的運作和發展不受影響。

(三) 外展的模式

內聚、封閉的小組注重基督徒同事之間的分享守望和查經學習,新人(尤以未信或初信者)較難融入,久而久之,因離職和退休,小組人數每況愈下。小組須注重外展,在內容編排上讓基督徒同事容易投入,更須注重傳福音,因這是當行的使命之一。在外展過程中,小組組員的靈命和投入感一般都會提升。我的觀察是,越內聚的小組越快萎縮,越外展的小組越快增長。

(四) 投入成長的組員

小組組員的靈命、人數、投入感和凝聚力會直接影響小組的運作和發展。不少人以小組人數來判斷成敗,或許以質素來衡量更為適切。小組經過多年發展,組員的靈命是否穩步提升?組員是否更熱切投入屬靈成長?若組員不冷不熱,參加小組的態度是可有可無,領袖只會感到「拉牛上樹」,無力前行。組員的靈命培育不單在小組之內,也在教會之內,因此,鼓勵組員參加教會也是應有之義。

(五) 優質及均衡的聚會內容

金融業信徒工作繁重,若小組聚會的內容質素低劣,他們會將之置於很低的優次,甚至用腳表態,索性缺席。聚會的內容要均衡:真理學習、守望關顧和外展服事缺一不可。三者中,職場信徒較感吃力的一般是查經,這方面銀行團契、其它職場機構甚至教會都可幫一把。具質素的聚會自然吸引信徒甚至非信徒參與,對組員成長和小組發展皆有裨益。

以上一點愚見,僅供貴組參考,若有回饋,歡迎交流指正。願神賜福和使用貴組成就祂的旨意。

 

陳啟興牧師
2019年5月6日

聽道

主耶穌講過一個撒種的比喻,種子就是神的道。有撒在路旁的,魔鬼隨後來把道奪去;有撒在磐石上的,就是人聽道後歡喜領受,但沒有根,碰上試煉就退後了;有撒在荊棘裏的,就是人聽道後被世界擠住了,結不出果實來;唯有那撒在好土裏的,就是人聽道後持守真理在心裡,並且耐心等候著結實(路八4-8、11-15)。我們常常要反省:我是否好的土壤?進一步去想,我聽了道之後,是否把真理持守在心裏、讓它在我的生命中發揮功效?

我們每週參與崇拜,在崇拜中聽道,有些人會寫下筆記,認真學習;有些人則抱著隨便聽聽的心態,記得多少便多少,缺乏用心的學道;有些人更是過「耳」即忘,沒有讓真理在心中留下半點痕跡。很少人會知道您如何聽道,更少人會在崇拜之後和您討論剛剛所聽的道,您聽道的果效如何,幾乎無人曉得,但這「隱藏之事」卻會影響您的生命能否結出果實。以建築一座大廈作個比方,一座大廈落成之後,我們不會看見大廈的地基做得好不好、是否穩固,我們只會看見大廈的外觀是否雄偉、內部裝修是否美觀。細心想一想,見得到的裝修重要抑或見不到的地基重要?裝修做得不好,可以再翻修過;地基做得不好,大廈會倒塌,引致人命傷亡。我們以什麼心態來聽道,就像那隱藏的地基,雖然看不到,卻影響著我們的生命會否倒塌、靈命會否傷亡。

崇拜不是每週例行公事,聽道更不是看牧者「表演」解經,聽道是與能逆轉生命的真道相遇!我常常鼓勵肢體至少早五分鐘進入崇拜禮堂,先安靜、禱告,然後閱讀和默想講道經文,培植恭聽聖道的心田。我也鼓勵肢體參加崇拜不要挑選講員,我們是敬拜神而非人,我們的焦點是真道,卻不是按着正意講解真道的牧者。我們要存着謙卑、仰望和受教的心來聆聽真道,以致真理在我們的生命發揮功效,使我們的生命結實百倍。

 

陳啟興牧師
2019年5月14日

尋迷羊

有一位外國牧者曾作這樣的見證。該牧者所事奉的教會座落在一條小鄉村,村裏有兩姊弟,有一天他們往田間去找牛,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。兩姊弟越走越遠,到天色已晚,他們要歸家,卻不肯定如何回家。他們開始為了那條是回家的路起了爭執,最後兩人決定各走自己認為對的路。天晚了,弟弟終於回到家中,母親問:「你的姊姊呢?」弟弟答:「她說我走錯路,她走另一條路。」家人知道小女孩處境危險,因為林中野獸可能會將她吃掉。這消息很快便傳了開去,鄰居們全都出來幫忙尋找那小女孩。當男人出去尋找時,婦女們就聚在房中禱告。他們事先約定,誰先找到小女孩,就對空鳴槍。第二天清早,從叢林深處傳出槍聲。眾人急忙跑回村中,發現小女孩安然無恙。

那牧者見村民都擁抱在一起,許多人流下欣喜的淚水。那天沒有人回去工作,犁耙被放在一邊,商店也沒有開市。無論信與不信,村民都聚在村中的教堂,敲鐘唱詩,為找到那失而復得的小女孩歡喜快樂。那牧者和他們一起慶祝,並開始反省:「我們花了整晚找這小女孩,並為找到她而興奮不已。然而,我們周圍有無數的失喪靈魂,我們卻沒有為那些失喪者有過一晚的通宵禱告。求神原諒我們不夠關心失喪者的罪,願我們能為失喪者禱告與流淚,並與神一起來尋找他們,帶他們回到主的家中!」

耶穌說:「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,失去其中的一隻,不把這九十九隻留在曠野,去找那失去的羊,直到找到呢?……一個罪人悔改,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,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還大呢?」(路十五3-7)在職場,我們只關注自己的工作表現、升職加薪,還是關心未信的同事的得救?在細胞小組,我們只關懷組內的信徒,還是關心組外的迷羊?十九世紀英國著名牧師司布真(Charles Spurgeon)有一次被人問道:「如果基督徒沒有傳福音給異教徒的話,異教徒是否會得救?」司布真回答:「問題是,如果我們沒有傳福音給他們,我們是否得救?」

 

陳啟興牧師
2019年5月20日

祈禱

基督徒一般每天至少有三次祈禱(早、午、晚三餐的謝飯禱),多則五次(加上下午茶及宵夜)。對我來說,祈禱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操練。我可以耗一整天聽講座,用數小時專心查經或看屬靈書籍,但要花一、兩小時去祈禱,好像有點吃不消。我參加過不少祈禱聚會,很多都是分享的時間多,祈禱的時間少。當然,不是祈禱時間長就代表虔誠,但主耶穌的教導總是要人常常禱告(路十八1),保羅也勸勉信徒要不住地禱告(帖前五17)。

我認為要操練合神心意的祈禱,有兩種心態必須要弄清楚。首先,您可能會覺得,我不說神也知道,耶穌也說:「你們沒有祈求以先,你們所需用的,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。」(太六8)因此,在全知的神面前不用多說了。是的,神全然知道我們的需要,但禱告不是為要知會神,乃是為要表達我們對神的信靠,以致我們藉著禱告,可以在生命中實實在在地經歷神。其次,您可能會覺得,祈禱好像很虛無縹緲,神究竟有沒有聽到?有沒有回答?如何回答?我們的禱告,神一定聽到,通常有回應,而且祂的回應對我們一定是最好的,雖然在我們眼中未必盡然。祈禱未蒙應允,有時是因禱告者靈命低沉(代下七14),有時是求錯了(約壹五14-15、雅四3),有時因信心軟弱(雅一6),有時是時候未到(路十八1),有時是應允了我們還懵然不知,因為神的回應與我們的期望很不相符(賽五十五8-9)。然而,禱告的奧妙之處也在此,藉著禱告,我們可以尋求和明白神的旨意,禱告是明白、認識神的一個途徑。我們祈禱,不是為了神的好處,而是為了我們自己的益處,能經歷神的信實和明白神的心意。

一般來說,最少人參與的教會聚會是祈禱會,祈禱的內容也顯出自我中心,警鐘已然敲響。禱告是屬靈成長不可缺少的操練,末世已臨,讓我們常常警醒禱告,免得入了迷惑(太廿六41)。

 

陳啟興牧師
2019年5月27日